2023年CAIA奖一等奖: 宽色度演变比率荧光可视化新方法及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时间:2024-02-29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完成人:蒋长龙,房彦军,杨亮,林丹,徐诗皓

成果简介:针对影响农产品、食品安全及环境污染的高危害性污染物残留的快速检测,融合纳米技术和配体功能化修饰手段,制备特异性响应的宽光谱多色纳米组合探针。突破快速高通量实样检测及检测装备便携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取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成果。1)提出荧光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及特异性配体组装新思路,合成性能优越的发光纳米功能材料,设计比率荧光纳米探针;2)建立宽光谱多色比率荧光纳米组合探针识别多种痕量待测物的表征方法,实现对重金属离子、农残、抗生素残留及生物标志物等快速识别;3)研制农产品、食品安全及环境检测配套便携式检测平台,实现快速检测便携化与智能化目标,突破耗时长、无法现场定量快检等技术难题。

创新点及科学价值:项目组重点针对影响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的高危害性污染物残留的快速检测,融合纳米化学技术和配体功能化修饰手段,制备具有选择性响应的宽光谱发射的多色纳米组合探针,设计对不同痕量待测物残留具有荧光信号响应的特异性比率荧光纳米传感体系,发展荧光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方法、特异性配体的组装方法和原理。围绕传统荧光检测方法可视化效果差、灵敏度低、检不快、检测装备智能化程度低等技术瓶颈问题,重点突破了特异性比率荧光探针制备、高通量识别、快速高灵敏定量检测、检测装备智能化、小型化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制了配套系列便携式检测器件与平台,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性成果。

社会经济效益:本项目技术成果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在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环境检测等政府部门和畜禽、乳业、水产、粮油、饲料、餐饮等企业单位得到广泛的应用。近3年,本项目候选单位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有限责任公司推广本项目成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565.83万元,累计为超过5亿元食品(农产品)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应用前景:本项目研制的便携式智能荧光检测平台对安徽、江西省的不同河流、湖泊进行了现场原位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现场获得了水体中重金属离子以及氟离子的实时分布情况。此外,通过在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农村水环境的用户检测表明,经检测水体中毒死蜱、甲胺磷、草铵膦等有机磷农药的含量为1.6 mg/L、3.2 mg/L、6.8 mg/L,远低于国家的标准。另外,项目相关技术成果形成了公共安全快速检测的试剂盒和两种便携式分析仪器,在中国烟草集团、中科合肥智慧农业谷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各县市公安局、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广州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了示范应用。另外检测数据能够可视化定量,且实时存储,也可实时上传到总部数据库,便于通过服务器远程监控检测数据,有效地监控产品质量,促进和保障了公共安全及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