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分离分析谱写健康未来 BCEIA 2021色谱学分会报告会开幕
导读: 9月28日,色谱学分会报告会正式开讲,围绕样品制备方法、高效分离方法、高灵敏检测方法、色谱应用等几个专题方向,分会邀请到了多位国内色谱领域资深科学家以及领域内诸多青年才俊。
2021年9月27-29日,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BCEIA2021)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天竺新馆)召开。作为BCEIA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报告会邀请了来自海内外众多著名科学家,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除大会报告之外,BCEIA2021还设立了色谱学、质谱学、光谱学等10个分会报告会。 28日上午,色谱学分会报告会正式开讲,围绕样品制备方法、高效分离方法、高灵敏检测方法、色谱应用等几个专题方向,分会邀请到了多位国内色谱领域资深科学家以及领域内诸多青年才俊。报告内容涵盖精准医学、食品安全、天然产物等诸多领域,展示了近年来广大色谱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新原理、新材料、新方法和新仪器方面取得的突破。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致辞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丽华研究员主持
中山大学 李攻科教授
报告主要介绍了李攻科教授团队在复杂样品快速检测前处理方法技术所作的系统性研究工作。包括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快检前处理方法研究、化学发光快速检测前处理方法研究、微流控磁载分离富集/荧光检测方法研究等内容。
延边大学 李东浩教授及其团队
报告主要分享了纳米限域萃取领域所作的创新工作。基于纳米限域溶剂广谱性、组合形式多样、易于更换等特点,团队创建了快速、高通量、高腹肌微萃取方法,并对其在农业、食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邱洪灯研究员
报告主要分享了课题组在磁性多孔碳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探索了使用一步燃烧法、以及燃烧结合溶剂热法制备磁性多孔碳纳米材料、磁性氮掺杂多孔碳,并用于非甾体抗炎药、三唑类杀菌剂以及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等物质萃取等。
南京大学 刘震教授
糖类化合物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识别、分离分析等方面面临着很大挑战。刘震教授的报告分享了课题组在利用先进材料高特异性识别、高分辨率分离糖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南开大学 夏炎教授
夏炎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课题组在开发功能化MOFs./COFs富集小分子化合物以及作为MALDI-TOF的基质直接检测小分子相关研究的进展。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肖尧
色谱在线分析在提高自动化程度、提升数据质量、降低操作误差及变异、减少法规风险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工艺开发实验室以及小规模合成过程监控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报告主要介绍了安捷伦InfinityLab Online LC系统以及其在反应实时监控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陈义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康经武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齐莉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汪海林研究员
武汉大学 袁必锋教授
西北大学 赵新锋教授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郭彦丽
9月29日,本次色谱学分会报告会还将持续一天,将有更多精彩报告分享。请大家持续关注。
仪器信息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