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分析知识小课堂第一讲 形态分析总述
时间:2018-04-25      来源: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前言:前阵子针对3.15晚会上报道的食品相克,我们小编贴心的为大家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详细的说明,其中里面所提到的无机砷分析是元素形态分析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那到底什么是形态分析,除了砷元素,又有哪些其他的元素需要我们进行形态分析呢?这里我们特别为大家整理了详细 的资料,想了解更多的小伙伴们,请一定要耐心的看完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工作者发现,一种元素的生理、毒理影响以及生物利用率、环境行为和迁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形态,这样仅测量体系中元素的总量已不能满足科学家们在生物、环保、临床医学、毒理学等各个研究领域的需要,人们迫切地需要知道元素在样品内的实际状态以及化学活性、生物活性和毒性等重要信息。

 

改1)形态分析知识小课堂 第一讲--齐悦涵_页面_1.jpg  


  1.形态分析意义 

  这里我们依旧以砷为例。在自然界,砷元素可以以许多不同形态的化合物存在,在空气、土壤、沉积物和水中发现的主要砷化物有亚砷酸盐(As(III))、砷酸盐(As(V))、一甲基砷酸(MMA)和二甲基砷酸(DMA);在海产品中则主要以砷甜菜碱(AsB)和砷胆碱(AsC)形式存在。另外,还有其他更复杂的砷化合物,例如砷糖(Arsenosugars)、砷脂类化合物等。不同形态的砷其毒性相差很大,如砷的无机化合物一般具有毒性,无机三价砷As(III)(砒霜主要成分)能与带巯基(SH)的酶生成稳定的螯合物,使得很多的酶活性降低或消失,严重干扰细胞的生物功能、结构和正常代谢;而有机砷的毒性一般比无机砷小得多,有些形态甚至几乎无毒,像上述的海产品中,虽然总砷含量较高,但绝大部分都是以砷糖、砷甜菜碱等无毒形态存在,因此人吃了后并不会引起砷中毒。但由于以前国标推荐的方法只能测定总量,不能区分砷的形态,因此经常出现测量结果偏高而引起商业纠纷。例如2004年在香港媒体上报道多次的鱼罐头事件,就是因为检出了其中高含量的砷,引起规模很大的内地鱼罐头产业一直不景气。实际上,国内绝大多数产品并未超标,只是检测方法存在问题罢了。由此可见,区分元素不同形态的检测方法及仪器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2014年我国正式发布了测定食品中总砷和无机砷的标准,15年发布了测定有机砷的标准,元素形态分析已经引起了从业者的广泛关注。

  2.形态分析方法介绍

  形态分析方法一般包括分离和检测两个主要部分。分离过程一般利用各组分理化性质的差异来实现,常会用到的仪器有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和毛细管电泳仪。后面联接原子荧光、ICP-MS等检测器来进行测定。砷、汞和硒、铬等的形态分析一般都是采用这样的联用方法完成的。


改2形态分析知识小课堂 第一讲--齐悦涵_页面_2.jpg

  

SA 50型 形态分析仪(HPLC-AFS)     EXPEC 7000型ICP-MS与液相联用(HPLC-ICP-MS)


3.形态分析注意事项

  在形态分析中,有两大要点要特别注意:一是提取效率要高,否则单种形态浓度低不易检出;二是要尽量避免形态转化和损失,否则测定不准。这两点是在前处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地方,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提取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方式是实现形态分析的重要前提。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