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环境分析分会成功举行
时间:2017-12-03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17月10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召开的第十七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环境分析分会在国家会议中心C区307B会议室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郭良宏研究员负责组织安排本次会议。


改image001.jpg

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环境分析分会现场


  本次分会报告分四个时段进行,每个时段的报告集中在环境污染物分析方法、污染物形态与环境化学行为以及生态毒理效应这三个主题,口头报告结束后还有墙报展示。分会共安排了21个口头报告,其中邀请报告19个,口头报告2个。收到40篇论文摘要(包括1篇大会特邀报告、19篇分会邀请报告、2篇分会口头报告和18篇报展)。其中来自国外9篇,香港2篇,大陆29篇。

  分会特邀到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温莎大学的K. W. Michael Siu教授,作了题为“Discovery and Identification of Oral Cancer Biomarkers and Their Translation to Prognosis of Oral Premalignant Lesions”的精彩大会报告;邀请了环境分析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21位与会并做了精彩的分会口头报告,这些学者分别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环境和气候研究所、挪威水资源研究所、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日本国立先进工业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赛默飞有限公司等著名科研机构,其中国外8人,香港2人,大陆11人。

  分会报告听众人数较为稳定,分会人数最高峰80多人,一般在50人左右。境外特邀代表对分会讨论交流的气氛起到很好的作用,推动报告者和听众之间的互动,活跃了会场气氛。

  本次分会报告展示了国际本领域最新科研动态及研究进展,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重金属、消毒副产物、微塑料、空气污染物的色谱-质谱、光谱、固体核磁、电化学和生物检测新方法,污染物的区域和时空分布与演变,污染物的代谢组学分析,纳米材料的生物、健康效应等方向。尤其是围绕中国大气细颗粒物PM2.5和消毒副产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的研究引人关注,已经成为目前国内环境领域研究的新热点。


改image003.jpg

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of. Jay Gan做Invited报告


改image005.jpg

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做Invited报告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