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光谱学分会成功举行
2017年10月9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7)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光谱学分会于10月9日和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C区310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光谱学分会在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的精心组织和策划下开展,吸引了众多相关行业的人员前来交流和讨论,参会人员超过100人。
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光谱学分会现场
本次分会报告主要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光谱仪器、光谱新方法新技术等四个主题。分会共邀请了20位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包括众多国内外光谱分析专家和光谱分析领域的中青年学者,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教授,日本分析化学会副会长Katsumi UCHIYAMA教授,日本上智大学校长Takashi HAYASHITA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Kwok-Yin Wong教授,Spectroscopy Letters 副主编候贤灯教授,美国化学会Analytical Chemistry副主编任斌教授,还有庞代文、黄承志、陈曦等知名教授。
谭蔚泓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为大会作了一场题为“The foundation of molecular medicine: A chemical biology approach”的精彩学术报告,介绍了核酸适体、分子识别、纳米生物传感等领域的原创性工作,提出了核酸适体细胞筛选新方法,揭示其细胞识别的基本性质 。
谭蔚泓院士作大会报告
日本分析化学会副会长Katsumi UCHIYAMA教授,致力于新型的发光仪器小型化技术研究,作了题为“Fabrication of nano / micro structure by micro chemical pen”的报告,介绍了新型微纳尺度“化学笔”加工技术及其应用。
日本Katsumi UCHIYAMA教授作主题报告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Kwok-Yin Wong教授,作了题为“Development of Fluorescent Biosensors for Detecting Antibiotic Residues and Screening of Inhibitors of Some Bacterial Enzymes”的报告,介绍了荧光生物传感器检测抗生素和抑制剂筛选策略。
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Kwok-Yin Wong教授作主题报告
韩国的Soo Young Park教授作了题为“Novel Strategies for Color-Specific Fluorescence Switching and Super-Resolution Fluorescence Imaging”的特邀报告,介绍了超分子增强发光技术在生物成像方面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韩国的Soo Young Park教授作特邀报告
日本的Seiichi NISHIZAWA教授介绍了使用荧光探针检测RNA的光谱检测方法。日本的Takashi HAYASHITA针对主客体诱导增强发光技术进行了介绍。比利时的Maryam AGHAEI教授、四川大学的候贤灯教授等专家主要围绕原子光谱的新方法和技术应用进行了介绍。厦门大学的任斌教授针对针尖增强拉曼光谱进行了介绍。清华大学童爱军教授,厦门大学陈曦教授,武汉大学庞代文教授,西南大学黄承志教授,重庆大学的魏为利教授分别围绕发光探针和纳米传感器在生物检测的分析应用进行了介绍。此外,青年学者如华东师范大学崔晓燕教授和Mashooq Khan博士也提出了晶体材料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新思路。
参会代表们交流讨论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重要研究进展,通过学术交流在研究新方向和新思路开辟、研究水平提升等方面获得有益的启迪。
目前,在光谱分析方面的研究主要可分类为新型纳米发光探针的制备与应用,功能核酸和新型发光探针应用,光谱成像技术,各种光谱增强技术(表面增强拉曼和共聚焦技术),新的检测方法与附件的开发等几个方面。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推进了光谱分析和各交叉学科中的发展与应用,是分析化学学者们在光谱分析技术领域取得研究成果最多,技术进步最大的几个研究方向,也代表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BCEIA-ACS优秀报展奖(4名)
BCEIA光谱分会日立赞助优秀报展奖(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