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质谱学分会成功举行
2017年10月9-13日,第十七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7)在北京 · 国家会议中心召开。10月9日和11日由质谱学分会负责人、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精心组织的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质谱学分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C区309B会议室举行。参会学者1500多人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刘虎威教授主持。
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质谱学分会现场
质谱分会邀请了46位国内外知名的质谱专家作了精彩的邀请报告,其中25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及大陆地区,14位专家为口头报,7个赞助公司也作了专题汇报。报告主要分为质谱基础研究、细胞分析、有机质谱、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质谱仪器等6个主题。本次分会为参会代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得到了众多参会代表的肯定,与会者普遍反质谱分会场的报告水平高,气氛热烈,交流效果好。
曾任JACS副主编的加州大学Michael Bowers教授,作了题为“利用质谱等工具开展了淀粉样蛋白/多肽的组装机理和结构研究”的大会报告。
Michael Bowers教授进行大会报告
多种质谱杂志编委、加利福尼亚大学Joseph A Loo教授作了利用NATIVE质谱开展蛋白质复合物结构解析的报告;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作了基于皮升电喷雾离子化质谱的单细胞分析的精彩报告,对基于质谱的单细胞分析面临的挑战等做了全面的介绍;ICP-MS 领域知名教授Robert S. Houk 作了基于质谱的代谢物分析的报告;Stephen Blansby 教授介绍了臭氧诱导解离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等。
特邀报告人精彩报告瞬间
横滨城市大学Mitsuo Takayama教授、军事科学院钱小红研究员(报告题为“SITE-SPECIFIC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ROTEIN GLYCOSYLATION BY MASS SPECTROMETRY”)、香港科技大学姚忠平教授(报告题为“PROBING INTERACTIONS OF β-LACTAMASES AND β-LACTAMASE INHIBITORY PROTEIN USING HYDROGEN/DEUTERIUM EXCHANGE MASS SPECTROMETRY”)、同济大学田志新教授、台湾成功大学廖宝琦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再帕尔教授、上海交大吕海涛教授、上海有机所朱正江研究员、生物物理所李岩研究员和北大刘小云教授介绍了质谱在蛋白组学,代谢组学中的新方法、新应用等工作。
清华大学欧阳证(报告题为“TRIPLE-QUAD FUNCTIONS OF MINIATURE MS INSTRUMENTS FOR DIRECT QUANTITATION OF BIOLOGICAL SAMPLES”)和林金明教授、化学所聂宗秀研究员(报告题为“MASS SPECTROMETRY AND IMAGING OF PARTICLES”)、厦门大学杭伟教授(报告题为“DEVELOPMENT OF NON-RESONANCE LASER POST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北理工徐伟教授、北师大那娜教授、北大白玉副教授做了关于质谱新仪器及部件等的精彩报告。
清华大学张新荣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龙亿涛教授,中国科技大学黄光明教授在具有挑战的质谱单细胞领域介绍了精彩工作。
西江大学Hanbin Oh 教授、浙江大学潘远江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哈佛大学陈中兴教授、化学所陈义研究员、东华理工大学陈焕文教授、生态中心郑明辉研究员等介绍了基于质谱的基础的有机、无机、环境等领域的精彩研究工作。
质谱分析是分析化学研究领域最为重要和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常规分析检测中不可缺少的分析技术,在生命分析、组学分析、环境分析、食品安全、药物分析、材料分析、能源分析、军工分析、新仪器和新方法等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仪器厂家和科学工作者以及普通用户都非常关注这一分析技术的发展。
未来,质谱在单细胞分析、原位分析、实时现场分析、快速筛查和仪器的便携式及小型化等方面将持续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在临床诊断方面,质谱分析的快速和精准以及质谱成像技术将发挥越来大的作用。
BCEIA2017大会优秀墙报奖( 其中质谱分会7名)
BCEIA2017质谱分会最佳墙报奖(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