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磁共振分会正式成立 助力我国磁共振技术自主可控
磁共振技术凭借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动态分析等独特优势,成为物质结构解析与动态过程研究的 “金标准”,更是支撑新药研发、材料设计、疾病诊断等关键领域创新发展的核心技术,在生物分子结构解析、代谢组学、能源化学、材料表征、诊断医学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然而,我国高端磁共振仪器长期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现状,已严重制约相关领域的自主创新进程。
为破解这一发展瓶颈、推动我国核磁共振领域高质量发展,2025 年 9 月 10 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的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磁共振分会成立大会” 在北京 BCEIA 会议期间隆重召开。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磁共振分会,第一届磁共振分会委员共66位,他们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研究院,以及磁共振相关企业。
会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张新荣教授首先宣读了协会批准分会成立的批复文件,宣布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磁共振分会正式成立。
图1. 张新荣教授宣读分析测试学会批复磁共振分会成立的批复。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买利院士出席大会并致辞,致辞指出,磁共振分会的成立将有效整合产学研用各方资源,为我国磁共振技术国产化攻关搭建关键平台,助力实现高端仪器与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磁共振分会将联合其他磁共振相关的社会团体,形成合力,共同提高我国的磁共振研究实力。
图2. 刘买利院士致辞
随后,分会筹委会委员李从刚研究员、王申林教授分别介绍了分会及委员会的筹备情况,王申林教授宣读了《选举办法》。经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正式产生磁共振分会第一届专业常委,并选举产生领导机构:李从刚研究员当选主任委员,胡炳文教授、杨海军高工、陈世桢研究员任副主任委员,王申林教授担任秘书长。
图3. 第一届磁共振分会领导机构与刘买利院士合影。从左到右为:杨海军、胡炳文、刘买利、李从刚、王申林、陈世桢
此次成立大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磁共振分会正式启航。未来,分会将紧扣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聚焦磁共振领域前沿科学问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标准制定、技术培训、咨询服务等工作;同时深化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全方位推动我国磁共振科学技术的普及、提升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