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会
合作创新携手并进——访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刘成雁院长
早在BCEIA 2015正式开幕前,我们已经知晓今年的展会将实现多个首次:首次实现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在同一场馆内举办,首次举办展中展——“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阶段成果展”,首次以“展团”形式展示地方分析测试显著成果,促进学者、用户与仪器开发制造商之间的沟通交流。值得一提的是,BCEIA期间,辽宁展团,台湾展团以及英国展团将携精彩展品亮相,将为本届展会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9月25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在京召开之际,BCEIA快讯记者采访了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刘成雁院长,了解刘院长对于地方分析测试协会发展的创新理念,倾听辽宁省组团参加BCEIA展会背后的那些事儿。
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刘成雁院长
射线类展品成辽宁特色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科技部、财政部2011年首次启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
距“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首次启动已过去4年之久,一些阶段性成果不断涌现。借着BCEIA 2015的机会,为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广大用户展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实施三年(2011-2013)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样机或关键部件), BCEIA 2015 今年首次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阶段性成果”专区展。
应主办方邀请,辽宁展团也将在此亮相。BCEIA 2015期间,规模预计达到50人以上的辽宁展团定制了8个展位,计划组织当地十余家企业展出最新的仪器及产品,同时还将在国产仪器专区展示承担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的阶段成果。谈及辽宁地区的专项情况,刘院长介绍说:“十二五以来国家启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共有209项立项,其中辽宁省承担了11项,共涉及13家企业,目前阶段性的成果已陆续出炉。”
如果说每个美食家眼中有一幅食物版的中国地图的话,那么每个分析仪器从业者心中也有一幅仪器版地图。着眼辽宁特色,则非射线类仪器莫属,其中又以丹东市最具代表性。辽宁省科技厅与丹东市政府为了通过国家重大专项的实施,带动和提升传统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以扶持搭建“院士工作站”为抓手,使“高端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X射线单晶衍射仪的开发”等一批项目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刘院长自豪地介绍到:“在辽宁省所承担的11项重大专项当中有五项涉及到七家企业都集中在丹东市,在一个规模仅为中小型的城市里,聚集了如此多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并且都是有关射线类的项目,这本身就是一个惊喜,也将是一颗科学仪器产业领域冉冉升起的“新星”。我们希望能突出点的效应,形成辽宁特色,带动整个辽宁省乃至全国的射线仪器产业的发展。”
揭开分科院神秘面纱
以展团的形式参加BCEIA新颖别致,影响效应也非同一般,但若想把展团组织起来,还是离不开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的奔走组织。那么问题来了,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是什么机构?成立发展的背景如何?究竟发挥了哪些作用?刘院长在现场一一为记者答疑解惑:“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前身是辽宁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于2005年2月25日经辽宁省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正式更名建立,是辽宁省科学技术厅直属的公益型全民科研事业单位,同时也是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单位。”
目前,分科院下设具有国家实验室认可资质的测试研究中心、分析测试技术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标准化体系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食品安全体验式科普基地和辽宁省创新方法推广基地、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中心、辽宁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享服务管理办公室、辽宁省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常务理事单位、辽宁省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单位等。
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是辽宁省分析测试行业的领军者,同时也是地方分析测试协(学)会的重要成员之一。身为地方协会,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也作为应用推广,方法开发的单位参与到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当中。据刘院长介绍,仅在今年,研究院就在辽宁地区组织了多期学术交流活动,通过报告会的形式,把国际上相关的研究技术推广给专项开发负责企业。
分析测试群体是最终推手
由于负责地方协会工作的开展,刘院长在采访期间也谈及了自己对于地方协会工作的一些看法:“科学仪器产业终端的消费群体集中在分析测试领域,而非上游的生产制造。正如大多产业链的终端是消费者一样,科学仪器产业链的终端是分析测试群体,所以最有价值,最有发言权的也是我们这些消费者。如何将分析测试群体的力量发挥至最大,将技术项目、仪器设备资源利用好,是地方协会乃至这个产业链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过去,各省市地方协(学)会自己的工作开展得热火朝天,收效甚佳,遗憾的是彼此之间的横向交流机会却很少,缺乏区域性的协同效应,资源互通。随着新协会法的出台,新挑战的到来,协(学)会的职能正面临转变,这种合作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刘院长补充:“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阶段性成果不断涌现,最终推广应用的任务必然会落到分析测试群体头上,换句话说,分析测试群体才是项目成果推广应用,面向市场的最终推手。”
结合地方协会转型发展及项目技术推广应用的需求,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正与各省市的地方协(学)会联合倡议成立“全国地方分析测试协会(学会)合作创新战略联盟”, 并起草了“全国分析测试协会(学会)合作创新战略联盟倡议书”。 此举旨在促进各地方分析测试协会之间的互通有无,资源互补,加强各地分析测试单位之间的学术合作,促进国内分析测试力量的强化升级,为科技成果及重大专项的推广应用打好平台基础。联盟相关的筹备及成立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规划中。
刘院长透露,明年中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内蒙、山西等五省两市的分析测试协会将共同举办区域性的色谱、质谱新技术学术活动。随着工作及活动的开展,地方协会的区域性合作正一步一步向前迈进。分析测试群体作为项目技术推广的最终推手,它的发展必然最终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