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与青年人才论坛在京举行
时间:2017-10-20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97e78ef3-c1c5-4962-b6b4-b534fcba404e_副本.jpg


  第十七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7)同期,2017年10月10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办,有机材料检测技术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承办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与青年人才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论坛第一场由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联盟副秘书长关璐主持,主题为材料分析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设备。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葛广路研究员作了题为“纳米材料分析测试技术的标准化”的报告。报告介绍了纳米检测标准在标准化过程中的难点,如涉及多个测量技术标委会的工作范围,需要协调和界定各自工作内容,以及准确性、可靠性缺乏多家实验室比对结果的支持等方面的问题。此外,报告还介绍了纳米检测标准相关的基础研究等内容。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马通达教授作了题为“材料表征技术与无损检测新方法研究”的报告。报告通过原位电子显微法、薄样品厚度测量法两种技术的开发过程,讲解了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在钒合金辐照损伤研究中的应用。关于无损检测新方法的进展,马教授主要与大家分享了光和超声复合激励红外无损方法,及棒材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法的研究等内容。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马会民研究员的报告题为“光学探针与传感分析”。报告列举了光学探针的设计方法,包括利用共价键形成、粘度变化、温度变化等设计原理。同时,报告还介绍了近年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利用低背景信号、打开型光学探针进行新的酪氨酸酶识别基因等。

  北京工业大学汪夏燕教授作了题为“微纳尺度分离分析”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在微纳尺度分离分析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基于电渗的原理建立了对微纳流体可控驱动和精准操控的方法,并可用于驱动HPLC分离;研制了皮/飞升取样器,实现飞升到皮升范围的精确体积取样和转移;建立和发展了多种微纳色谱方法等。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陈吉文副总经理作了题为“激光原位统计分布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激光原位统计分布分析仪的关键技术,包括激光剥蚀光斑调节与均匀剥蚀技术、激光光谱瞬态信号探测技术等;钢研纳克公司研制的LA与ICP-MS联用系统与国外先进设备的参数对比,结果显示方法检出限及定量限比对比较一致,定量分析线性范围、精密度、准确度等水平基本相当。列举了激光原位分析仪器(LIBSOPA)在深度分布分析、镀层分布分析等领域的案例。

  论坛第二场是地方分析测试中心青年论坛,由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赵新颖博士主持。

  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高峡博士、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郭鹏然博士、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纪文华博士、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杨鸿波博士、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田福林博士、四川省分析测试服务中心耿东博士围绕主题作了相关报告。

  论坛第三场由北京大学刘锋教授主持,主题为分析测试行业青年工作者的选拔和培养。

  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华测集团北方区总裁陈彦长、青岛海能仪器有限公司张振方总经理、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人事部经理王宜宏、《分析测试学报》主编吴惠勤研究员、陕西省分析测试协会郭爱秘书长围绕主题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