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隆重举行 海内外专家学者群贤毕至
时间:2017-10-12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17年10月9日,第十七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学术报告会为期3天,9日、11日为分会报告,10日为大会报告。BCEIA 2017学术报告会继续坚持“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的方向,围绕“生命 生活 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共举行包括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墙报、专题论坛、同期会议等600余场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

16.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教授主持BCEIA大会报告

3.jpg

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泽院士致开幕词

10月10日,BCEIA学术报告会大会报告环节,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Knut Urban教授、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Michael Bowers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教授、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Robert Moritz教授、美国斯仑贝谢-道尔研究中心宋一桥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田中群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David A. Weitz教授、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Lokesh Joshi教授、加拿大温莎大学K.W.Michael Siu教授、国际计量局化学部主任Robert   Wielsz博士、罗氏诊断集团首席技术官Beatus Ofenloch-haehnle博士等12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作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1.jpg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津培教授作大会报告

2.jpg

沃尔夫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院院士Knut Urban教授作大会报告

4.jpg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Michael Bowers教授作大会报告

5.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教授作大会报告

6.jpg

世界蛋白质组学学会副主席、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Robert Moritz教授作大会报告

7.jpg

美国斯伦贝谢-道尔研究中心、麻省总医院宋一桥博士作大会报告

8.jpg

厦门大学李剑锋教授作大会报告

9.jpg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David A. Weitz教授作大会报告

10.jpg

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Lokesh Joshi教授作大会报告

11.jpg

国际计量局化学部主任Robert Wielsz博士作大会报告

12.jpg

罗氏诊断集团首席技术官Beatus Ofenloch-haehnle博士作大会报告

13.jpg

加拿大皇家化学会会士、温莎大学K.W.Michael Siu教授作大会报告

从报告内容来看,生命科学与精准医疗依旧是本届BCEIA学术报告会交流研讨的热门话题。美国系统生物学研究所Robert Moritz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一种被称作选择性反应监控(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SRM)的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靶向识别和可重复地定量预测人类蛋白质组中所有蛋白质的高度特异性质谱检测方法及其汇编目录,从而有效帮助人类理解疾病转化和健康轨迹。谭蔚泓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适用于多种疾病有效识别的分子探针,传统的化疗药物无法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区分开,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将正常细胞杀死,毒副作用大,而这种“聪明”的分子可以向肿瘤细胞靶向输送大量抗癌药物。口腔癌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且早期不易诊断发现。加拿大温莎大学K.W.Michael Siu教授介绍了基于质谱分析技术的口腔癌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能够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癌前病变反应确定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方案。

18.jpg

陈洪渊院士、张新荣教授主持大会报告

17.jpg

杨秀荣院士主持大会报告

分会报告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尔康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施蕴渝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秀荣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董绍俊教授、加拿大皇家化学会会士乐晓春教授等分别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原位、在线、实时、快速分析技术成为交流的热点内容,如利用高分辨率原位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纳米催化材料的表面形貌;通过培养和收集水中微生物种群,利用它们对外来有毒环境物质的预警反应达到BOD水质快速检测的目的等。

21.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蕴渝教授作分会报告

19.jpg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董绍俊教授作分会报告

20.jpg

加拿大皇家化学会会士乐晓春教授作分会报告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