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科学 创造未来(续)— 纪念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成立30周年》
时间:2017-08-16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分析测试技术是科技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化生产中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过程及产品质量监控的主要手段,在科学技术创新、国民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及社会安全保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作用。

  我国高度重视科学研究手段和分析技术。1985 年改革开放初期,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分析测试水平,国务院批准原国家科委举办了第一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简称

BCEIA)。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济慈亲自担任大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科学家钱临照、王大珩、汪德昭、王天眷、郭可信、吴征铠、梁晓天等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大会期间,有国内外640 多位知名学者参加学术交流,来自13 个国家的125 家(国外109 家)展商带来了数百项新技术新产品,使当时整个国家还是处于对外封闭状态的科技人员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应观众强烈要求,原定4 天的展览会延长至10 天。当时有1 万3 千多位学者参会,会场气氛热烈,大家激动地相互传告“科技的春天到来了”。

  这是我国首次举办的分析测试领域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为保障BCEIA 的持续健康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分析测试领域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新技术展示的大平台,经国家科委批准,1986 年成立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 以下简称“协会”)。协会在科技部、民政部的领导下,在第一届至第七届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团结会员单位,积极开展工作,发挥政府和科技人员沟通的桥梁作用,促进了我国分析测试事业的发展,壮大了队伍。

  协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举办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BCEIA 围绕“分析化学 创造未来”的主题,每两年举办一次,现已成功举办了16 届。

  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专家、学者参加的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国际分析仪器、生命科学等仪器设备展览会;分析化学领域科技发展的高层论坛。

  据统计,16 届学术会议共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 万篇,有3 位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到会发表精彩学术讲演,来自20 多个国家的参展商,每届都带来数千台新仪器设备一展风采,参会人员约22 万人次。

  目前BCEIA 已成为在中国举办的该领域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学术会议和展览会。

  二、设立和组织评审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CAIA 奖) 和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

会暨展览会仪器奖(BCEIA 金奖)

  1.“CAIA 奖”是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的分析测试科技奖项。目的是鼓励分析测试

实验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奖励对象是全国优秀的分析测试工作者。从1993 年设立至2016 年累计评选了24 次,共有690 项分析测试成果获奖,颁发奖金近240 万元。

  “CAIA 奖”获奖者中涵括了多位各研究领域的“两院院士”,其中2008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徐光宪院士就曾多次获得协会的奖项。

  2015 年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荣获直接推荐国家科技奖的资格。

  2.“BCEIA 金奖”是协会设立的奖项,目的是鼓励国产分析测试仪器的创新和发展,奖励对象是对我国仪器创新发展做出贡献的开发和生产的单位。评选方式是从每届BCEIA 参展的国产仪器中择优产生。1989 年第三届开始至2015 年共十四届评选出BCEIA 金奖152 项,获奖厂商123 家。

  三、积极开展分析测试技术咨询和培训

  长期以来协会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为我国分析测试单位和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也为有关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2008 年在科技部和国家认监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NTC),6 年来出版NTC 培训教材17 册、培训NTC 教师800 多位、认可了18 个培训机构,2012 年以来培训检测人员达到2 万多人。

  四、开展分析测试标准化工作

  为提升我国科学仪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推动和引导分析测试仪器技术开发、产品工程化产业化过程中的标准化,2009 年,受科技部委托协会承担了“全国仪器分析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481)的秘书处工作。至今已征集、拟起草和制订的标准方法和产品性能指标检测标准共116 项,完成国家标准制定项目12 项,已经获得批准立项8 项。

  2014 年响应国家标准化体系改革,成立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CAIA 团体标准)”,并列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的试点单位。近两年发布的5 项筛检技术标准检索率和点击率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一度居于领先地位,在稻米等粮食作物及食品的安全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承担相关部门的重要科研项目

  2004—2014 年协会承担科技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科研项目、课题近10 项,全部完成且成效突出。

  2005 年协会牵头完成的“科学仪器分类目录”成果,被国家财政部、科技部2007 年开始组织的每年一次的“全国科技资源调查”采用,一直延用至今,为全国科学仪器统一分类、科学统计奠定了良好基础。2009 年受科技部委托,组织编写了48 万字的《国家科学技术条件发展60 年》,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 周年百种重点图书”。

  2012 年为做好“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技术支撑,承担了科技部下达的“凝练重点支持的科学仪器设备目录”项目。遵照王伟中副部长指示成立院士牵头的专家组,经深入调研、分析完成

的报告得到万钢部长、王志刚书记、曹健林副部长、王伟中副部长四位领导的高度评价:“感谢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和钢研总院,在较快的时间里完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数据详实、分析严谨,同时提出了

重要的建议,对自主创新科学仪器专项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六、在国家重大突发事件中,组织优势力量,群策群力积极应对

  2008 年,协会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号召,在科技部的领导下,成立了理事长张泽、副理事长张玉奎两院士和丁辉院长牵头的分析测试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在短短的一个月中为灾区研制了水中尸胺、腐胺、组胺测试方法国家标准,并由张玉奎院士带队在灾区宣贯推广,组织企业捐献了价值1300 多万的检测仪器设备、编写了灾区饮用水自清洁技术手册等,为灾区解决饮用水问题作出了贡献,得到科技部、民政部的表彰。

  七、开展国际分析测试科技交流与合作

  组织承办、协办相关国际会议。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举办国际性会议;与美国PITTCON、日本JAIMA、德国IMAG 签定合作协议,加强学术和技术合作交流。

  八、出版学术刊物和书籍

  协会主办了《分析测试学报》《分析试验室》《现代科学仪器》和《化学试剂》四种期刊。《分析测试学报》已入选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美国《化学文摘》CA 千种表。

  30 年来,协会编辑出版年报、年鉴24 册;简报约300 期;组织撰写出版《仪器评议》书籍和报告共10 册,记载了30 年来分析测试仪器和技术发展的历程,分析预测了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给相关政策研究和技术研发创新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信息。

  九、会员队伍不断壮大

  会员单位队伍不断壮大,会员单位的构成也发生变化。企业会员大幅增加,占比1/3。1986 年88 个

会员中,应用仪器会员单位占比90%,仪器生产厂商及贸易公司占10%。到2016 年,已拥有会员单位321 个,应用仪器会员单位占比64%,仪器生产厂商及贸易公司占36%。

  通过长期合作及相互支持,协会凝聚了一批热心分析测试事业、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青年科技人员,形成了一支稳定、有亲和力、梯次结构合理的专业队伍。

  今天,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走过30 年的历程。30 年来,协会秉承“团结会员单位、服务会员单位,促进中国分析测试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和发展”宗旨,以BCEIA 为切入点,围绕分析测试开展了一系列相关工作,凝聚了队伍,推动了事业发展。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社会步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政府职能转变步伐加快,国家法制化建设不断完善,分析测试技术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放眼未来,协会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开创中国分析测试领域更加美好的明天!衷心感谢各级领导、专家、会员单位长期以来给予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关心和支持!

  热烈祝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成立三十周年!


改CAIA30年封面 复制.jpg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