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第十九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大会在昆明顺利召开
2015年5月28-29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云南省科学技术院承办,昆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研究中心和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协办的第十九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在美丽的春城--昆明市顺利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云南省科技厅侯树谦副厅长,云南省科学技术院胡启相副院长,赖于民院长助理,昆明理工大学程赫明副校长,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丁辉院长,协会副理事长吴波尔高级会计师,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研究员,以及来自于13个全国分析测试中心,15个科研院所,31个地方分析测试中心、地方协会,35个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及企业的领导、专家170余名代表。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围绕分析检测市场的发展、互联网+分析测试以及团体标准发展模式等主题组织了九个大会报告,并分组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热烈研讨。
上午的会议由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研究员主持。
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渝英研究员主持会议
首先由云南省科技厅侯树谦副厅长讲话。侯厅长介绍了云南省历史文化、科技、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现状以及远景规划。
云南省科技厅侯树谦副厅长讲话
昆明理工大学程赫明副校长讲话。程校长指出,分析测试作为科学研究,产品质量控制的手段,为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障人民生活,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测试中心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昆明理工大学程赫明副校长讲话
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丁辉院长讲话。丁院长介绍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今年将举办的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2015),还介绍了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国内外的现状以及最新发展动态。丁院长宣读了二十多家地方中心主任起草的“昆明共识”,号召发起互联网+食品安全检测,为社会服务。
丁辉院长讲话
协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作了题为《色谱进展-人才与创新》的报告。张院士指出,面对科学前沿领域的重大需求,复杂体系的分析对色谱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推动了色谱的研究进程。近年来,大连物化所针对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和本草物质组等组学样品分析,研制了高选择性的富集材料,建立了高分辨的色谱分离技术,发展了高准确度的定量方法,并将其成功用于疾病、天然产物等领域的研究。大连物化所也非常注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仪器和部件的研制,以期推动“中国制造”的进程。此外,还利用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积极开发地方特色资源产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张玉奎院士作报告
中国农科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的王静教授作了题为《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市场需求》的报告。她首先就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解读发展快检技术的重要科学意义,总结了我国已颁布实施的快检标准,进一步对我国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进展进行了概述。对市场占有率高、作用突出的部分商品化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分析点评。最后深入分析了我国快检技术市场需求和现状,并对快检市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剖析。
王静教授作报告
北京离子探测中心主任刘敦一研究员作了题为《实验室通往世界水平的高速路——国际化战略》的报告。刘主任介绍了走国际化道路是北京离子探测中心的基本方针,论述了中心从建立、成长、成功的发展历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中心迅速发展和提升国际地位的加速器。
刘敦一研究员作报告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贾云海总经理作了题为《分析测试仪器研制和分析测试服务的协同效应》的报告。贾总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参与团体或行业标准制定工作,通过大量实例得出结论:问题是创新的源泉。分析测试仪器的研制和分析测试服务协同效应。
贾云海总经理作报告
下午的会议由云南省科学技术院胡启相副院长主持。
胡启相副院长主持会议
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孙泽明研究员作了题为《检验认证机构第四方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的报告。孙主任指出,分析测试服务与互联网的结合能够更好为客户带来良好体验。北京材料分析测试联盟承担了国家科技服务产业试点专项任务,北京材料测试联盟骨干单位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等技术机构开展了分析测试第四方平台建设,平台主要特点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以及面向全社会分析检测机构开放的平台,并具备大数据分析研究和深入的研发咨询服务能力。在平台建设基本完成后,将建立新的股份制企业,运行和管理科技服务第四方平台。试点项目将尝试分析测试联盟以资本为纽带协同发展的方法,探索现代企业为各类客户提供门对门、一站式科技服务的新模式。
孙泽明研究员作报告
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院长谭红研究员作了题为《互联网+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新业态探索》的报告。谭院长概述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贵州模式建设,分析了传统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问题,详细论述了互联网+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探索,在食品安全云平台框架下的检测体系以及构件互联网+食品安全检测新业态。
谭红研究员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崧教授作了题为《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新常态》的报告。李教授论述了高校实验室情况,总结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新常态以及研究会工作。解读了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五个新常态:政策与环境变化带来中心功能变化;仪器发展带来新方法新技术;信息化管理新手段;以资质认定带动规范管理和社会需求与新责任。
李崧教授作报告
协会汪正范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工作进展》的报告。汪正范研究员详细介绍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过程;筛检技术标准化工作开展以及2015年标委会工作计划,2015年标委会将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做好团体标准的试点;开展CAIA标准制定的培训;继续开展筛检技术标准审定;发布2015年CAIA标准申报指南。
汪正范研究员作报告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卢静工程师介绍了《饮用水 氟化物测定 2-(对磺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锆 分光光度法》 和 《味精 硫化钠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两个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CAIA标准)。
卢静工程师作报告
大会后,参会代表分成国家级测试中心及科研院所;地方测试中心及地方协会和高校测试中心三个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会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分析测试领域新形势,互联网+分析测试以及团体标准发展模式等主题,报告水平高、内容丰富精彩,国家、地方测试中心和高校测试中心、仪器企业相互交流,畅谈体会,共同探讨,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检测中心转入第三方市场,需要技术人员、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品牌效应四位合一的一体化强化;检测中心需要找一个平台模式,把国家大型仪器协调组织好进入市场,资源共享,有效利用,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两个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准(CAIA标准)的推出,标志着协会标委会在标准改革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任重而道远,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推进团体标准工作的不断发展。
参会代表分成三个组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5月29日,参会代表们参观了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和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
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设有机化学分析、无机化学分析、物理分析、贵金属分析、天然产物分析研究室。另建有云南省金银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云南省放射性及有毒有害挥发性物质质量监督检验站,云南省保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具有现代化分析测试手段和较高测试水平的综合研究型、开放性的实验室,可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提供分析测试、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及仪器维修服务。
云南省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由北方夜视科技集团和云南驰宏锌锗合资成立,致力于光电相关产品的开发、制造和销售,是全球红外光学材料、红外光学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公司构建了材料制造、光学制造、光学组部件及系统集成的四大平台。以70余年的光学制造经验和锗材料、红外光学、微光可见光学三大核心技术为基础,形成三个产业基地:云南曲靖光电子材料基地、昆明海口微光可见光现代光学制造基地、昆明红外光学研发制造基地。
代表们参观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
代表们参观云南北方驰宏光电有限公司
参会代表合影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15年6月3日
第十九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部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