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larGPS 2024年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国学者占榜质谱学第三!
时间:2025-02-22      来源:分析测试百科网

在全球学术研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学者影响力的评估成为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日前,国际学术机构ScholarGPS发布了2024年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

ScholarGPS汇集了全球各学科领域3000多万名学者的信息挡案以及海量论文、专利、书籍大数据资源。应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其他数据科学技术,对学者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数)、影响力(引用次数,已排除自引)和论文质量三项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对全球超过3000万学者和55000家机构在各个领域、学科和专业方面(14个领域、177个学科及超过35万个专业)的卓越表现进行排名。

ScholarGPS发布的高排名学者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榜单,分为终身(Highly Ranked Scholar  -Lifetime)和近五年(Highly Ranked Scholar  -Prior 5 Years)两个榜单类别。2024年榜单,中国内地有超200位学者入选“终身”榜单,超1000位学者入选“近5年”榜单。


质谱-国际顶尖科学家

  在ScholarGPS发布的高排名学者全球前0.05%顶尖科学家近五年(Highly Ranked Scholar  -Prior 5 Years)榜单里,小编关注到质谱学领域名单中,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有8名学者进入榜单。


  • 全球第三 蔡宗苇

  高排名学者-近五年,蔡宗苇全领域排名2274,物理科学与数学排名427,化学排名220,质谱学全球第三,代谢组学全球第九,电离排名12,污染物/污染物质排名41。

蔡宗苇

蔡宗苇从事质谱化学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其在环境、生物、药物和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蔡宗苇主要研究与环境污染物相关的人体健康和疾病。其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来努力,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纳米材料的负离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克服了有机化合物基质在低分子量区域的干扰,同时亦解决了传统方法中难以分析小分子化合物的缺陷,开拓了该方法在环境和生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范畴。

  他提出了复杂环境污染物研究方向,开发了针对复杂环境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以及质谱检测新方法,并应用于典型地区的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特征研究。


  • 全球第十 冯钰锜

  高排名学者-近5年,冯钰锜液相色谱-质谱排名7,质谱法排名10,色谱法排名30。

冯钰锜

  冯钰锜,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湖北省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武汉市创新岗位特聘专家,中国化学会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质谱学会学术委员。研究领域:基于新材料新试剂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代谢组学;

  

  • 全球第十一 欧阳证

  高排名学者-近5年,欧阳证质谱法排名11。

欧阳证

  欧阳证教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学学士及硕士,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物理化学理学硕士,普渡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博士学位。曾为普渡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曾任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系主任及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教务处处长,为先书院院长。现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院长、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欧阳证教授从事分析仪器研究及生物医学应用开发,创立清谱科技公司转化质谱分析技术。

  

  • 全球第十四 许国旺

  高排名学者-近5年,许国旺液相色谱-质谱法排名第九,质谱法排名14,代谢组学排名18。

许国旺

  许国旺研究员一直从事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根据样品对象的复杂性,在方法学上,走过了从经典一维色谱到中心切割多维色谱、再到全二维色谱的研究过程,逐渐形成了以“多维色谱+联用技术+化学信息学”的科研特色;在研究对象上,从石化、环保领域逐渐实现了向生命科学(药物、代谢组学、生物催化)领域的转化。从1996年开始开展“健康和代谢的关系”研究,并逐步进入代谢组学领域,将研究方向集中到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和其在重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发现、中药疗效毒性和作用机理研究、食品安全和暴露组学研究等。许国旺是我国最早进行代谢组学研究的学者之一。


  • 全球20 刘虎威

  高排名学者-近五年,刘虎威质谱排20。

刘虎威

  刘虎威博士1990年入职北大, 2001年被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其研究方向为: 生物药物分离与检测,主要包括色谱(包括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应用领域为生命组学分析、药物分析与临床分析。迄今发表有关论文30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8件,著作3部,为多部英文著作撰写了11个章节。研究方向:

  生物药物分离与检测,主要包括色谱(包括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敞开式离子化质谱技术、应用领域为生命组学分析、药物分析与临床分析。


  • 全球29 胡斌

  高排名学者-近五年,胡斌质谱排名29,血浆排名31。

胡斌

  胡斌,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原子光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稀土学会理化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化学化工理事、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发表SCI论文(Angew. Chem. Intern. Ed., ACS Nano, Anal. Chem.等)400余篇。

  主要从事原子光谱/质谱分析及联用技术、金属组学、基于ICP-MS的生物医学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纳米材料的分析及生物安全性等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 全球29 何蔓

  高排名学者-近五年,何蔓质谱排29,血浆排31,色谱排32。

何蔓

  何蔓,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发表SCI学术论文100多篇,参与撰写英文专著四部(六章),2013年获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主要研究方向: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及元素形态分析、微型化样品前处理技术、颗粒物分析新方法及其生物安全性研究。


  • 全球32 陈贝贝

  高排名学者-近五年,陈贝贝血浆并列第31,质谱排32。

陈贝贝

  陈贝贝,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珞珈青年学者,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分析仪器分会原子光谱专业组成员。研究方向:本人所在课题组从技术层面上主要围绕着如何改善原子光谱/质谱分析的分析性能,在应用上主要集中在复杂体系中痕量/超痕量元素及其形态分析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近年来,开展了基于ICP-MS的生物医学分析新方法研究,创立了微流控芯片-ICP-MS细胞分析新技术,发展了多种元素标记ICP-MS进行蛋白质定量分析及细胞计数新方法。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