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在广州隆重召开
时间:2023-05-15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2023年5月11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以下简称“协会”)、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广东省分析测试协会承办的第二十六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在极具文化特色的“羊城”广州隆重召开。


(会议现场)


中国科学院/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清华大学李景虹院士、科技部基础司闫益康同志、广东省科学院陈为民院长、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所长、协会副理事长张新荣教授、刘成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刘虎威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地方分析测试中心、地方分析测试协会/学会负责人,科研院所科技与管理人员,科学仪器生产企业以及媒体代表等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上午的会议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张新荣教授、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所长主持;下午的会议由协会副理事长刘成雁教授、协会副秘书长刘虎威教授主持。


(会议现场)

 

科技部基础司闫益康同志、广东省科学院陈为民院长、中国科学院/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分别为会议致辞。


(闫益康致辞)


闫益康提出,高端科学仪器和实验测试技术是引领前沿科学研究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科技部长期高度重视,持续推动科学仪器研发、应用和开放共享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高端科学仪器具有技术水平高、发展周期长、需反复迭代等特点,还需要长期积累和发展。期望与会的各位专家加强交流、凝聚共识,共同促进我国分析测试技术进步和仪器保障能力水平提升。


(陈为民院长致辞)           (江桂斌院士致辞)


陈为民院长代表广东省科学院,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与会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同时,陈院长还介绍了广东省科学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状况。

江桂斌院士介绍了协会概况,本次会议的规模、议题以及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的情况。相信通过交流,此次全国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及地方协会负责人会议一定会取得预期成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本次会议围绕科学仪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和分析测试标准化体系建设,前沿技术探索以及在分析测试中的典型应用;分析测试中心发展机遇与挑战;地方协/学会营运及发展经验等相关热点问题,组织专题报告、开展研讨交流。


(江桂斌院士作报告)


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作了题为《分析仪器的创新与社会需求》的报告。

江院士指出,实验室分析仪器是科学家观察世界奥秘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分析测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成就很大,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全球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大约有700亿美金的规模,欧美地区为全球实验分析仪器主要市场,而中国市场总量仅占全球的7%。面对此种情况,我国的分析仪器如何创新?江院士从鼎新、路新、原始创新、颠覆性创新4种方式进行解读。随着党和国家对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的高度重视,更多利好政策的颁布以及持续的经费投入,我国的创新指数不断提高,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增长,科学仪器产业“高地”不断涌现。未来应着重培养国际视野、重视全球格局、发展主流产业、创造中国自己的品牌。江院士还介绍了新污染物风险评估仪器以及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的筹备情况。


(李景虹院士作报告)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主任委员李景虹院士就高校分析测试分会2022年工作进行了报告。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是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的分支机构,是国内第一个聚焦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服务工作研究的分会,也是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的重要学术与管理经验交流平台。高校分析测试分会的会员单位有130 家,其中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占90%,国家实验室占10%。李景虹院士从会员发展与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与激励、开展实验室管理研究与交流、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开展分析测试标准化工作、科学普及与技术培训、开展学术交流、青年部工作八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高校分析测试分会2022年的工作。


(曹黎副主任作报告)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曹黎副主任作了题为《地质实验测试工作成效与展望》的报告。

曹黎副主任介绍了固体矿产全生命周期分析测试技术体系、能源矿产分析测试技术体系、野外现场快速分析测试技术与装备体系、生态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技术体系、海洋地质分析测试技术体系、地质实验测试标准化体系,分别展示了相关体系的重要成效及最新进展。同时,曹黎副主任还在报告中探讨了如何贯彻“二十大”精神,如何准确地把握党的二十大对自然资源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和要求,推进地质实验测试现代化。

 

(王立华教授作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王立华教授作了题为《晶界塑性变形机制》的报告。

王立华教授指出常规的原位力学实验方法长期局限于纳米尺度,导致材料领域一些关键科学难题长期无法取得突破。经过他的团队多年研究,解决了透射电镜中力学驱动与双轴倾转不能兼得的难题;解决了透射电镜中力学装置与高温稳定性难以实现的瓶颈;实现1200℃高温材料变形的原子分辨原位观察。


(陈江韩所长作报告)


广东省科学院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陈江韩所长作了题为《浅谈科学仪器研发过程的管理方法》的报告。

当今形势下,科学仪器的创新发展摆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分析测试中心是仪器创新和研发的重要力量,责无旁贷。陈江韩所长指出科学仪器研发也需要一个管理体系,创造和创新的过程管理对我国科学仪器发展至关重要。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是一种端到端的产品管理方法论,世界五百强中,超过80%采用了IPD方法来管理产品的研发。陈江韩所长介绍了IPD框架和四大价值创造模块,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让技术、人力、物力、财力更加协调有效,投入产出比更优,实现产品研发的“多快好省”。


(吴许文博士作报告)


本次大会邀请到了澳门检验专家吴许文博士,作了题为《港澳地区检验行业概况》的报告,共同探讨大湾区发展战略。吴博士指出,香港的检测及认证业有极大发展潜力,拥有健全的认证制度及良好的国际声誉,被认定为优势产业之一。香港政府成立香港检测和认证局,旨在提高香港检测和认证服务的专业水平及国际认受性。而澳门的第三方检验从业人员约有200-300人。第三方检测机构约10家,以香港驻澳的检测机构为主。除医疗行业外,其他的第三方实验室未受法律规管要求。密切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加强横琴粤澳的深度合作,促进全国分析测试行业的融合发展。

 

(杨国武博士作报告)


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会长杨国武博士分享了深圳地方协会营运及发展的经验。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于1994年成立,是由全市检测机构、科研单位、分析测试技术服务商和分析测试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学术性社会组织。共有单位会员230多家,个人会员2000多名。杨国武博士介绍了深圳市分析测试协会的运行机制、近五年的主要工作、下属11个专业委员会以及2023年的活动计划。


(张书胜教授作报告)


郑州大学张书胜教授介绍了郑州大学现代分析与基因测序中心的基本概况及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价值19.28亿、约864台仪器通过“共享服务平台”,实现网络、信息、动态、科学化管理。张书胜教授还分享了2021年7?20水灾仪器的受灾情况以及后续恢复进展,正是有政府、领导的重视,厂家的支持,中心老师与工程师争分夺秒的抢修,才能使仪器从完全报废到完全修复。


(吴惠勤教授作报告)


广东省科学完测试分析研究所(中国广州分析测试中心)吴惠勤教授作了题为《中药数字化研究 促进中药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吴惠勤教授从中药与西药的差别、中药发展存在的问题、中药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探讨了中药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守正创新、传承精华。同时还介绍了中药数字化研究及研究应用。


(孟子晖教授作报告)


北京大学孟子晖教授作了题为《光子晶体传感技术》的报告。

孟子晖教授介绍了光子晶体及传感原理,光子晶体传感器在生物靶标、环境污染物、爆炸物等各类检测上均已有应用,其易于制造、快速响应、裸眼检测、无需电源等特性可以提供便携的检测平台。报告中介绍了一维、二维、三维光子晶体的设计原理,及其在爆炸物筛选、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此外,报告还对光子晶体作为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可穿戴设备,以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和仿生光子晶体的研究等方面做了探讨。


(刘成雁副理事长作报告)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成雁教授就协会2021-2022年度工作进行了报告。首先回顾了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1)的盛况,并对今年9月6-8日在中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的BCEIA 2023进行了介绍。其次,从分析测试成果评价、分析测试技术标准化、分析测试技术咨询和培训、学术交流活动、党建工作、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等方面介绍协会的工作情况。

 

(TESCAN公司 李景专家)         (岛津 石欲荣工程师)


(赛默飞世尔 董丹、张桢经理)


(布鲁克 王通经理)            (德国耶拿 陈瑛娜工程师)


 

(成都科林 何启发高级工程师)


会议上,岛津、赛默飞、成都科林等众多展商也为与会者带来了最新的技术与仪器以及应用案例,助力分析检测事业。

 

5月12日上午设置了4个分会场,围绕科技资源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经验、实验室管理与服务、聚焦第二十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BCEIA 2023)这三个议题进行分组交流讨论。


(国家级、科研院所分会场)            (高校分会场)   


    (地方中心分会场)             (地方测试协会、学会分会场)

 

会议期间,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布鲁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泰思肯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成都科林分析技术有限公司等16家仪器生产企业进行了新产品新技术的展示。


(展商照片)


(展商照片)

 

(展商照片)


(展商照片)


(展商照片)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禾信仪器展台的讲话指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协会领导、职工以及部分参会代表于5月12日下午参观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与生产场地,走进了禾信仪器展馆,了解禾信的历史以及国产分析仪器的创业之艰难。感受到了禾信人聚焦质谱主业,加强自主创新,树立质谱仪器民族品牌,实现国家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禾信参观)


(禾信参观)


(禾信参观合照)

 

(会议合照)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