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简介
2023年CAIA奖二等奖:食品中受损微生物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技术应用
完成单位:1、青岛海关技术中心;2、潍坊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
完成人:贾俊涛1、唐静1、李正义1、徐琴1、姜英辉1、殷培军1、林超1、刘娟娟1、黄小华1、赵晗2
成果简介:低温是防止食品腐败的重要手段,低温一般可以抑制微生物繁殖,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项目组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1.采用生物质谱技术融合生物信息学、生物计量学建立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分析平台,国际上率先在环境因子胁迫研究领域进行大规模全面蛋白质组学分析,蛋白质种类发现数量提升数倍。发现低温胁迫下微生物蛋白质特征及机理,建立理论基础。
2.依据发现的蛋白质特征及机理,首创适合低温胁迫微生物的修复培养检测技术。同时创新建立不依赖于培养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和质谱检测技术。完成技术标准化,覆盖几乎全部食源性微生物检测项目,获得广泛应用,用于食品、饮料、生物有机肥、生物菌剂等的检测,使检出率提升约60%。
3.发明低温修复技术改善生物有机肥、有益菌制剂等菌产品特性,提升产品稳定性和存活性,减弱其致病性。
4.应用自主研发的信息化技术,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完成各项具体工作时间缩短90%以上,整体工作效率提升3倍。
创新点及科学价值:
1.国际上率先在环境因子胁迫研究领域进行大规模全面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低温胁迫下微生物蛋白质特征及机理,为解决食品中微生物低温胁迫受损引发的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依据创新点1发现的蛋白质特征及机理,首创适合食品中微生物低温胁迫的修复培养检测技术。同时创新建立不依赖于培养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和质谱检测技术,完成技术标准化,获得广泛应用。
3.发明低温修复技术改善生物有机肥、有益菌制剂等菌产品特性,提升产品稳定性和存活性,减弱其致病性。
4.应用信息化技术自主研发软件程序,显著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完成各项具体工作时间缩短90%以上,整体工作效率提升3倍。
社会经济效益:
1.项目输出的检测技术应用于食品企业的原材料控制、加工过程控制和终产品的检验,帮助企业提升检出率,为企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2.项目输出的检测技术应用于检测机构,产生检测收入。
3.项目输出的能力验证样品制备技术为项目主持单位带来经济效益,还为应用单位提供了技术服务。
4.项目自主开发的软件为质量保证和监管工作提高了效率,带来间接经济效益。
应用前景:
项目完成后,通过举办检测技术培训班、标准宣贯及发布微生物监控方案、与国外机构技术交流等形式推广成果,应用于食品进出口企业、海关实验室、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单位。提升检测能力,保证低温食品生产企业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优化监管模式,消除国外贸易技术壁垒,促进产品进出口。服务保障重大活动,为上合峰会等重大活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通过学术会议和新闻媒体宣传项目成果,促进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