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简介
2020年CAIA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成果简介:动物源食品品质分析关键技术构建及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
完成单位:青岛海关技术中心、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张鸿伟,张晓梅,赵雪,徐杰,梁成珠,周祥山,侯虎,
田守生,包卫洋,段小波
成果简介:
本项目以阿胶、肉类、水海产品及副产品等动物源性食品为分析对象,从食品安全、真实、功能及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方式对质量的影响等维度表征食品产品品质,创新性地构建了复杂食品基质背景下食品多组学(蛋白质组/肽组学、脂质组学、糖组学)集成分析技术体系;开发了包括水产品过敏原、非食用肉掺假、阿胶皮源成分鉴定、海参产地及物种溯源等一系列关键分析技术;开展了水海产品及副产品功能组分(活性多肽、寡糖、脂质)的功效分析研究。项目发现鉴定相关食品产品品质表征新型生物标志物共计459种,解决了长期以来食品品质分析方法与表征指标具化不足的突出难题,项目核心成果在食品真实性公共检测领域和功能低聚肽产品产业化方面进行了技术示范应用,直接促成了食品阿胶领域技术监管能力形成和海参生物活性肽系列产品的研发上市。项目累积实现经济效益达13.31亿元,制定并通过CMA/CNAS认可非标准方法1项、制定并发布实施地方标准、团体标准4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项,发表SCI收录期刊论文26篇(其中SCI I区TOP期刊论文 14 篇),E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5篇。
创新点及科学价值:
1)构建了可用于复杂食品基质的食品多组学(蛋白质组/肽组学、脂质组学、糖组学)集成分析技术体系;
2)基于“生物标志物组”分析策略,实现了在复杂食品基质背景下对深度加工食品产品、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物种食品以及同物种不同产地食品产品的真实性溯源分析;
3)开发了以食品内在主要营养功能组分为靶标的品质表征关键分析技术,发现并鉴定相关食品产品品质表征新型生物标志物共计459种,完善了食品品质分析技术体系和评估指标的具化;
4)为非传统食品安全问题应对和食品品质评价体系完善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5)通过食品组学分析技术体系构建及食品功效因子研究,为功能营养食品产品开发提供了技术分析平台,奠定了研究基础。
社会经济效益:
1)有利于促进食品产品安全评估、质量分级、功能开发及生产加工流通过程质量管控;
2)有利于通过技术标准化遏制掺伪使假乱象、规范市场行为、提升监管效能;
有利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与控制体系完善,有利于促进传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通过规范市场运行、促进产品研发、提供高技术服务,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达13.31亿元。
应用前景:
项目建立的技术分析体系在食品产业品质管控与提升、新、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重要产品的行业规范与引领、市场监管与风险防控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核心成果已输出标准和发现的相关质量标志物已经在市场秩序管控,行业诚信建设以及产业产品升级方面获得了示范性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