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CAIA奖一等奖获奖项目成果简介:调控离子传输的活体分析新原理和新方法
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完成人:于萍、毛兰群、何秀兰、颜海龙、漆贺同

成果简介:

  发展新的活体分析原理和方法对于认识和了解脑神经化学传递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脑神经电化学分析集中于对电极/溶液界面电子转移的调控,研究范围受限于物种本身的电化学氧化还原能力。以调控离子传输发展电化学分析新原理和新策略为目标,展开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研究成果在J. Am. Chem. Soc.(2), Angew. Chem. Int. Ed.(3), 和Anal. Chem.(10) 等权威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18篇,并受邀在Chem. Soc. Rev.等期刊撰写综述3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项,授权1项。研究成果创新性强,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

创新点及科学价值:

  1.提出微米管不对称离子传输模型;研究了暂态离子传输的过程和受限因素;率先开展了阴离子调控的离子传输行为研究,发现了限域空间内Hofmeister序列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基于离子传输的活体分析新原理和新方法。

  2.发展了基于玻璃纳米管的单颗粒分析新原理和新方法;建立了颗粒尺寸和浓度的定量关系;为实现胞内囊泡的原位监测奠定了基础。

  3.系统研究了氧化还原型固态离子传输的机理和模型;发现了石墨炔能带可调控的电化学行为;提出了制备单层石墨炔的新策略;在此基础上,调控固相离子传输,提出并建立了调控固相离子传输的活体无损分析新思路。

社会经济效益:

  本成果为生命活动中生理活性分子的原位表征提供了方法学基础,为深入研究生理病理相关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分析手段和实验方法,为在活体层次上深入理解生理活性分子的代谢机制提供了思路和指导。

应用前景:

  本成果针对活体分析发展的高时空分辨的分析方法,具有原位、实时、高灵敏、高选择等优势,在脑科学及神经科学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