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简介
2020年CAIA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成果简介: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和部件测试表征解决方案及应用推广
完成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完成人:孟宪明 方锐 张赛 沈学静 者东梅 李洪亮 黄亚烽 吴昊 贾云海 高继东
成果简介:
项目围绕车用材料及核心部件在复杂测试工况下性能测试不准、数据分析不准以及仿真建模精度低、精准化选材用材难等一系列技术瓶颈问题,重点突破了高效快速测定和动态抗扰动测试、多因素快速解耦分析、多轴度复杂工况模型精准化解析等多项关键技术,经过产学研一体化联合攻关,创建了系列检测新方法、多因素解耦新技术,研制了系列高精度解析模型、便携式检测仪器与智能软件分析系统,取得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性成果。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制定国家标准2项,团体标准4项;发表科技论文28篇,成果在首钢、山钢、江铃股份、广汽、一汽、HRC等单位得到广泛应用,近3年创造经济效益4.5726亿元。
创新点及科学价值:
创建了车用材料-部件-子系统的全流程、多层级、多工况性能测试量化评价技术,解决了定性定量评价材料-部件-系统安全性的难题,突破了国内车用材料安全评价方法相对单一、精准化程度不高、相互独立的局限。首次提出多轴度多参数动态力学模型开发方法,解决了材料在动态变形、损伤及失效中测量不准确问题,工程仿真精度达9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次采用多工况实验与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了涵盖1000多种材料性能、加工工艺及130项测试规范数据库,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选材用材平台,解决了多工况、多材料选材用材难题。
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成果促进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原材料企业材料测试体系和自主研发能力的建立,推动了技术转型升级提高了其参与国内外高端市场的竞争实力。依托本项目研究成果,项目完成单位牵头成立了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汽车行业分会、国家新材料检测评价平台钢铁行业中心高强塑汽车钢工作组;作为核心成员承担了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国家先进高分子材料测试与评价平台、国家有色金属材料测试与评价平台的建设,有力支撑了我国新材料的研发及应用技术发展。
应用前景:
当前汽车行业面临着轻量化与安全性的双重要求,轻质材料替换传统材料的轻量化技术方式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重视。由此带来的多材料应用技术成为了行业内关注的重点和痛点,这为本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
自2016年,该项目已成功应用于泛亚汽车研发中心、江铃汽车、开沃汽车、理想汽车、大乘汽车、力帆汽车等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企业。解决了大量工程开发难题,相关产品获得了市场消费者广泛好评,多款车型在C-NCAP、C-ECAP及CCRT评测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同时,为汽车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项目成果也广泛应用于清源电动车、天津玛斯特、银宝山新、首钢、河钢、山钢、恒瑞等企业,为其提供了高水平技术研发供给支撑,为我国材料、零部件及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