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CAIA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成果简介:基于功能核酸的生物传感新方法
时间:2018-12-04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完成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化学与药学院

完成人:李峰、葛磊、侯婷、盖盼盼、李海银、刘晓娟

 

与生命活动相关的重要生命物质(如核酸、蛋白质和小分子等)的分析检测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共性目标促进了重要生命物质传感新方法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针对当前重要生命物质检测中存在的若干关键性技术难题,本项目紧紧围绕建立低成本、简单快速、高灵敏生物传感新方法,结合纳米材料与功能核酸的物理化学特性,致力于解决高效分子识别及信号传导的关键科学问题。在核酸级联信号放大研究基础方面,提出了若干高灵敏度均相电化学生物传感新策略;发展了系列低成本自供能生物燃料电池传感新机制;建立了多种简单快速聚集诱导荧光生物传感新思路,有效解决了传统荧光探针光稳定性较差、光漂白现象严重、易发生聚集诱导猝灭现象等技术难题;探讨了纳米酶在重要生命物质传感中的创新潜能,实现了若干重要生命物质的高灵敏、高选择性分析检测。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共发表包括1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13Analytical Chemistry 在内的SCI收录研究论文67篇,其中影响因子5.0以上46篇,I区论文48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件,获评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科研奖励4项,项目第一完成人李峰教授获评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本项目的相关研究成果被Chemical Reviews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正面引用1089次,他引977次,其中单篇论文最高引用124次,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关注与认可。

本项目发展了系列基于核酸级联放大反应、均相电化学、自功能生物燃料电池、聚集诱导荧光探针以及纳米酶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重要生命物质传感新方法,开展了这些方法在重大疾病诊断、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实际应用研究。研究结果对重要生命物质的传感新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本项目中的自供能生物燃料电池传感新方法研究在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的资助下,正在完成从“书架”到“货架”的成果转化,对新型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具有深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