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简介
2018年CAIA奖三等奖获奖项目成果简介:紫金山及周边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实验测试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
完成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完成人:沈加林、许乃岑、沈小明、王爱华、郑荣华、骆宏玉、时磊、李华玲、张飞、刘建坤
成果简介
以紫金山及周边铜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分别开展了勘查地球化学真假异常甄别、蚀变矿物组合分析、生物标志物测试在内的实验测试技术体系研究。本项目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激光拉曼流体包裹体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等技术方法,开展了适合紫金山及周边区域次生地球化学晕中各成矿指示元素的样品前处理分析技术方法研究;进行了地表土壤/水系沉积物中成矿指示元素的不同赋存形态的意义及选择性提取勘察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完成了与成矿相关的蚀变矿物物相组成、精细结构分析技术方法。完成了岩石/矿石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方法,获得该区域内较为全面的与成矿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信息。
建立了集成矿指示元素选择性连续提取不同形态分析方法、蚀变矿物组合分析方法、岩石/矿石生物标志物测定方法于一体的实验测试技术方法体系。为紫金山及周边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的成矿规律、成矿作用、控制因素等理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测试技术支撑,为找寻“紫金山式”铜多金属矿提供实验依据。
创新点:
突破了原有方法单一、检测项目不全面、不能提供完整的找矿及成矿信息的局面,具体有:
1.选择性连续提取勘察地球化学方法建立
2.蚀变矿物组合分析技术建立与应用
3.紫金山铜多金属矿生物标志物提取分析技术方法与应用
科学价值
经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结论显示(报告编号:201836000G070135):
1.该项目采取的六个赋存形态的连续提取方法,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未见与该项目相同的文献报道。
2.该项目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短波红外光谱法联合确定蚀变矿物组合,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未见与该项目相同的文献报道。
3.该项目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法用于矿石/岩石样品中氯仿沥青A(生物标志物)的提取的研究,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未见与该项目相同的文献报道。
因此,《 紫金山及周边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实验测试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目前在国内属于首创,可用以指导找寻更多的“紫金山式”铜多金属矿,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成果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分析测试方法体系的运用为紫金山及周边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的成矿规律、成矿作用、控制因素等理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测试技术支撑,为找寻更多的“紫金山式”铜多金属矿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节约了找矿成本。
成果的应用前景
采用包括成矿指示元素选择性提取不同形态分析方法、蚀变矿物组合分析、生物标志物测定的实验测试技术方法体系,为紫金山及周边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的成矿规律、成矿作用、控制因素等理论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测试技术支撑。为找寻“紫金山式铜多金属矿”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