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简介
2023年CAIA奖一等奖:畜禽产品中新污染物超痕量识别及防控关键技术
完成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江汉大学
完成人:李晓敏,张庆华,程劼,张磊,董姝君,李敬光,李英明,王瑞国,王璞,王培龙
成果简介:畜禽产品是人类摄入新污染物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成果围绕“环境/饲料-养殖动物-动物产品”全链条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新污染物,构建超痕量分析技术体系、创制快速分析产品、创建污染溯源防控关键技术,在政府监管、企业安全生产以及行业推广等方面开展应用。首先,建立畜禽养殖全链条多介质中12大类274种类新污染物超痕量确证分析技术35套,制定国家标准,形成“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数次支撑国家新污染物突发事件处理;其次,创制新污染物特异性分子识别材料、多重机制杂质吸附净化小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增强试剂等系列产品,解决新污染物超痕量吸附难、前处理耗时耗力难题;最后,率先探明全球饲料中多类新污染物的复合污染,发展理论模拟结合靶标动物暴露实验、评价新污染物畜禽赋存的新技术,明确新污染物溯源及关键控制点。本成果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78篇(其中SCI/EI收录72篇),授权专利8项,研制标准5项。研究成果为农业农村部历年新污染物安全监管和突发事件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在18家企事业单位获得了推广示范应用,助力行业新污染物检测能力建设,有力推进了伊利乳业集团等重要企业安全生产,为国家新污染物管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手段。
创新点及科学价值:(1)突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类新污染物性质差异大、超痕量分析难的技术难题,基于其特性开发特异性识别方法,打造畜禽养殖全链条分析技术体系,为国家管控新污染物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2)构建畜禽产品中新污染物快速分析体系,突破POPs类新污染物超痕量吸附难、前处理耗时耗力难题,为新污染物的快速分析提供关键技术和理论储备。(3)围绕“环境/饲料-养殖动物-动物产品”养殖全链条,构建我国主要膳食性畜禽靶标动物新污染物风险评价技术体系。首次系统探明全球饲料中多类新污染物的复合污染特征,发展理论模拟结合靶标动物暴露评价新污染物畜禽赋存的新技术,构明确畜禽产品生产全链条POPs类新污染物溯源及关键控制点,为我国新污染物食品安全防控做出了突出贡献。
社会经济效益:(1)成果在畜禽产品生产全链条新污染物溯源及关键控制点方面取得的突破,助力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畜禽安全生产,减少养殖企业损失,保障消费者健康,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2)成果针对企业安全生产面临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需求,服务企业安全生产。研究系列适合新污染物快速检测的产品,实现技术转化,为企业增产创收提供了技术支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应用前景:本成果可应用于未来畜牧业生产全链条中新污染物防控和监控,有助于协助政府监控、企业安全生产和保障人民健康和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