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态与环境领域(1993年-2024年)
时间:2024-12-05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序号获奖时间奖项等级项目名称
12024年一等奖催化发光在线与原位气体传感体系构建及应用
22024年一等奖微界面自由基识别与示踪方法及其应用
32024年一等奖单细胞/颗粒中金属元素分析新方法及应用
42024年二等奖基于分子印迹微萃取技术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52024年二等奖光纤表面功能化调控机理及其化学参量敏感特性研究
62023年一等奖基于新型识别元件的环境污染物光电快速分析技术研发及应用
72023年一等奖基于微纳材料光化学传感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82023年一等奖核酸适体灵敏检测环境健康相关分子的新方法及识别机制研究
92023年一等奖基于微等离子体的小型化原子光谱分析新方法、仪器及应用
102023年二等奖面向生命健康的光电化学传感新方法
112022年特等奖新污染物筛查方法及其应用
122022年一等奖纳米材料分离测定及其生物效应分析新方法
132022年一等奖新型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及降解转化机制研究
142022年一等奖典型污染物的绿色样品前处理及其环境行为过程研究
152022年一等奖环境污染因子光电传感新方法研究
162022年一等奖高稳定生物传感器研究及其在渔业环境微污染分析领域的应用
172022年一等奖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用于痕量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快速原位分析
182022年一等奖碳基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环境样品处理和色谱分离中的应用
192022年二等奖湖库消落带土壤原位监测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202022年二等奖基于新型功能化材料的重金属及其形态分离分析
212021年一等奖沉积物典型污染物分析技术及其环境过程研究
222021年一等奖水体典型污染物高效微富集及灵敏传感检测技术与原理
232021年二等奖基于可穿戴电化学传感的重金属离子智能精准检测及应用
242021年二等奖纳米三等奖氧化钼表面等离子体特等奖性的调控及环境分析应用研究
252021年二等奖基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化学传感构建策略
262021年特等奖生物及环境样品中二等奖维纳米材料和有机物的分析表征技术
272021年一等奖基于同步辐射技术的环境电分析传感机理研究
282020年特等奖环境毒理研究的质谱新方法
292020年一等奖新型污染物的多层次高灵敏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
302020年一等奖环境介质中重点防控重金属监测关键技术及应用
312020年一等奖水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监测及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322020年二等奖基于天然生物大分子的荧光分析及应用研究
332019年特等奖基于多孔骨架材料的分离分析研究
342019年一等奖基于探针电离质谱的复杂体系快速分析方法
352019年一等奖增强型纳米金属氧化物传感分析体系研究
362019年二等奖基于ETDLAS及UV-DOAS光谱联用的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研制与应用
372019年二等奖基于碳点及磁性材料的水体污染物灵敏检测技术与应用
382019年二等奖土壤氮素流动分析准确度与效率提升的关键技术构建及应用
392018年一等奖金属形态分析、识别与示踪方法及其应用
402018年二等奖复杂背景气体的高灵敏微型化色谱分离与现场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412018年二等奖痕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同步、高效、低成本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422018年二等奖环境检测及安全防护用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应用
432018年二等奖微纳结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表界面调控及其对VOCs的高灵敏检测方法
442018年三等奖基于微波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水中多金属同时在线检测技术
452018年三等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在环境激素类水污染物电催化与传感的应用
462018年一等奖纳米材料特等奖殊表面理化性质活性位点的电化学敏感特等奖性
472018年一等奖石墨烯和过渡金属二等奖维微纳米结构材料的生化分析应用
482017年特等奖痕量环境污染物的筛查与溯源新方法
492017年一等奖水循环过程监测分析技术集成及其在水资源调控中的应用    
502017年青年奖功能化磁性复合材料在痕量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512017年一等奖基于界面作用的发光传感器与分子探针研究
522016年一等奖基于纳米材料与质谱的典型生物及环境污染物分子分析新方法
532016年二等奖基于纳米材料与溶剂微萃取的高效富集环境水样中痕量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杀虫剂及典型POPs等的新技术研究
542016年二等奖功能纳米材料在环境有害物质微富集与传感的应用研究
552016年三等奖扬尘颗粒物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及应用    
562015年一等奖环境中痕量物质的分离富集技术及分析方法研究
572015年二等奖大气环境中放射性碘与氡测量方法及关键技术
582015年青年奖高灵敏半导体纳米结构气体传感器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592015年青年奖基于XRF的总汞在线分析方法
602015年三等奖发光二等奖极管诱导荧光法高效检测苯并芘
612015年二等奖基于离子淌度质谱技术的全二等奖维分离分析新方法研究
622014年二等奖水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纳米电化学检测方法
632013年二等奖大气细颗粒物(PM2.5)实时在线源解析技术
642013年二等奖基于若干新材料的环境污染物的固相(微)萃取技术
652013年三等奖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及其在典型区域的应用
662013年三等奖三等奖种典型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食品等领域中的应用
672012年三等奖GC/NCI-MS和UPLC/MS-MS测定环境样品中痕量卤代阻燃剂的新方法
682012年三等奖国产离子色谱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692012年二等奖基于微等离子体的元素分析方法及仪器小型化研究
702011年二等奖红树林湿地典型PAHs环境行为原位研究新方法
712011年三等奖二等奖氧化钛纳米材料及离子液体微富集技术分离检测典型环境污染物研究
722011年二等奖基于离子液体的新型分散微萃取技术
732011年一等奖基于无机-有机复合体系的高选择性分析化学新方法研究
742011年一等奖浊点萃取和膜萃取技术在超痕量分离和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752008年二等奖竹炭和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762008年三等奖微量氧气体标准物分析方法和定值方法的研究
772007年二等奖温室气体监测用气体标准物质的研究
782007年二等奖紫外光电子能谱-飞行时间质谱在大气瞬态物种探测和反应过程研究中的应用
792007年二等奖多壁碳纳米管和液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802006年一等奖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分析的若干联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812006年二等奖复杂环境介质中痕量污染物和手性污染物分析的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822005年一等奖离子液体和固相微萃取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832004年三等奖环境生物体系铝形态的分析研究
842003年一等奖环境体系中痕量元素及其形态分析的流动注射预富集分离与原子光/质谱联用新技术方法
852003年二等奖大气汞在贵州铜仁地区沉积模式
862002年一等奖环境中硒的形态分析方法
872002年二等奖系列快速水质分析盒的研制与应用
882002年三等奖天然气中汞污染的研究
892001年一等奖复杂基体中痕量阴、阳离子,过渡金属及镧系元素的离子色谱法分析研究
902001年一等奖有机锡化合物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912001年三等奖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多维离子色谱柱同时分析阴阳离子
922001年二等奖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测定
932000年一等奖膜萃取-微捕集方法在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直接测定中的应用研究
942000年三等奖硒在张家口地区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土壤硒形态的研究与应用
952000年三等奖原子荧光光谱法在测定食品、水和废水中As、Hg、Se等微量元素含量的应用
962000年三等奖富里叶红外光谱法用于烟道气排放有毒空气污染物监测的研究
971998年二等奖微量样品的X射线定量相分析及其在呼吸性粉尘内游离二等奖氧化硅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981997年一等奖有害废物分析测试方法与标准物质研究
991996年二等奖水和废水中无机污染物新的监测方法研究
1001995年二等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海湾水系中微量B族维生素的研究
1011994年一等奖微环境性质和分子的发光及吸光现象
1021993年二等奖长春市大气中气相有机污染物探查
1031993年二等奖氢氧同位素标准水样的研制
1041993年二等奖天然水中痕量元素的复合螯合剂—活性碳柱现场富集方法研究和在环境背景值研究中应用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