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AIA奖一等奖:中药制造测量学的理论创建、标准制订及关键技术应用
时间:2024-02-29      来源:中国分析测试协会


完成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吴志生,王振中,乔延江,王团结,王志斌,张朝华,张志强,姚璐,王恺怡,李明爽

成果简介:智能制造是中药制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中药制造测量控制理论与实践是实现中药智能制造的关键基础。围绕中药制造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重大科技问题,率先提出了中药制造测量学研究框架,发展了中药制造相关的测量策略、原理、方法与技术,开拓了中药质量控制由单一成分到性味关键质量属性发展的新领域,开创了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新一代中药制造测控研究模式;创建了中药制造的标准化工程体系,产学研用结合制订了一批中药制造标准;探索出中药制造测量学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动了中药制造行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点及科学价值:围绕中药制造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重大科技问题,本成果率先提出了中药制造测量学研究框架,形成并发展了中药制造相关的测量策略、原理、方法与技术,汇集成专著《中药制造测量学》,写入中药学科“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教材,突出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开创性建立了以中药制造工程测量科学理论为指导的中药智能制造体系,创建了中药制造的标准化工程体系,领衔发布产学研用结合的中药制造系列标准,开创中药制造测量学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模式,为中药制造质量“稳定可控”提供重要支撑。

社会经济效益:本成果以中药制造测量学理论方法为指导,服务于中药工业提质增效的内在需求,打造中药制造测量领域发展风向标,突出成果入选行业蓝皮书,推动中药制造关键技术应用推广;培养了一批跨单位、跨团队、协同创新的中成药智能制造研究队伍;开创中药制造测量学关键技术的应用示范模式,创建了我国首条大蜜丸智能生产线应用,应用于北京同仁堂、山东鲁南制药、江苏康缘药业、扬子江药业等8条生产线。研制中药生产过程一体化在线监测装备,并直接或间接推广应用于多家制药企业,为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苏黄止咳胶囊、银杏叶片等多个品种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应用前景:本成果在中药制造测量学研究框架下,以关键质量属性为基,将其辨识技术、建模方法和传感器集成形成首个中药制药过程知识系统,为中药制造测量学服务于中药智能制造提供了核心的策略、原理、方法与技术支撑,本成果示范引领并推进了我国中药产业智能化进程,具有应用于多家中药企业、多个中药大品种的成熟经验,进一步可推广至建设中成药现代化生产线,进而指导培育上亿级大品种,实现产业化落地,激发中药制造行业活力。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过时了吗?

为了得到我们网站最好的体验效果,我们建议您升级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选择另一个web浏览器.一个列表最流行的web浏览器在下面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