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项目领域
2.医学与药学领域(1993年-2024年)
序号 | 获奖时间 | 奖项等级 | 项目名称 |
1 | 2024年 | 一等奖 | 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
2 | 2024年 | 一等奖 | 超灵敏分子诊断探针开发及临床应用 |
3 | 2024年 | 二等奖 | 生物分子组装、界面调控及囊泡靶标测量研究 |
4 | 2023年 | 一等奖 | 中药制造测量学的理论创建、标准制订及关键技术应用 |
5 | 2023年 | 一等奖 | 基于常压离子化质谱的生物标志物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 |
6 | 2023年 | 二等奖 | 中医药便携质谱关键技术及应用 |
7 | 2023年 | 二等奖 | 纳米探针的功能设计、界面调控及生物测量应用研究 |
8 | 2022年 | 一等奖 | 环境与生命健康分析的质谱新方法 |
9 | 2022年 | 一等奖 | 探针活性可视化新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
10 | 2021年 | 特等奖 | 金属组学方法学及其应用 |
11 | 2021年 | 一等奖 | 新型功能磁珠的构建及在复杂低浓度体系快速精准提取中的应用 |
12 | 2021年 | 二等奖 |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 |
13 | 2021年 | 二等奖 | 生物质谱分析新方法开发及其在医药转化中的应用 |
14 | 2020年 | 特等奖 |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研发及临床应用 |
15 | 2019年 | 特等奖 | 体外诊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与应用 |
16 | 2018年 | 一等奖 | DNA纳米探针组装用于生物分析新方法研究及肿瘤诊断应用 |
17 | 2018年 | 一等奖 | 中草药成分及其代谢分析新方法与应用 |
18 | 2017年 | 二等奖 | 基于色谱质谱的代谢组学新方法及临床疾病研究 |
19 | 2017年 | 青年奖 | 活体肺部超灵敏磁共振研究 |
20 | 2017年 | 一等奖 | 毛细管电泳准确定量和精准筛选的新方法研究及应用 |
21 | 2016年 | 二等奖 | 中药中具有新颖结构的亲水性活性分子发现与结构解析 |
22 | 2016年 | 青年奖 | 药物代谢酶的生物质谱绝对定量新方法及其应用 |
23 | 2016年 | 青年奖 | 基于基因检测与液态活检技术研究及应用 |
24 | 2016年 | 二等奖 | 基于靶向多肽的高选择性分离、检测及传感分析新方法研究 |
25 | 2015年 | 一等奖 | 天然活性成分印迹靶向分离技术及在标样研制中的应用 |
26 | 2015年 | 二等奖 | 激酶代谢通路的组合式标志物早期诊断肝癌的方法与应用 |
27 | 2015年 | 二等奖 | 基于质谱及核酸适体技术的食品和中草药安全检测体系研究与应用 |
28 | 2014年 | 一等奖 | 细胞功能分子原位定量及其介导的癌症诊疗方法研究 |
29 | 2014年 | 一等奖 | 基于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与药物体内分析新方法及其应用 |
30 | 2014年 | 二等奖 | 基于纳米超分子可控组装的检测探针设计及临床应用 |
31 | 2014年 | 三等奖 | 铅富集分离及指纹溯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32 | 2014年 | 三等奖 | 多种分离分析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纯化鉴定中的组合应用 |
33 | 2013年 | 一等奖 | 以保护活性为目标的生物技术药物层析分离纯化技术 |
34 | 2012年 | 一等奖 | 基于超分子探针的无创诊断白血病新技术 |
35 | 2012年 | 一等奖 | 四种制备色谱分离新技术的研究及在黄顶菊等植物样品分离中的应用 |
36 | 2012年 | 二等奖 | 基于逆流色谱的新型分离柱技术及天然活性成分分离制备方法研究 |
37 | 2012年 | 三等奖 | 我国民族地区9种药用植物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
38 | 2012年 | 三等奖 | 基于GC/TOFMS的代谢组学技术在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中应用 |
39 | 2012年 | 二等奖 | 基于磁性粒子及分子印迹膜的电化学传感器 |
40 | 2012年 | 二等奖 | 基于化学小分子探针的荧光检测和成像研究 |
41 | 2012年 | 二等奖 | 绿色分析化学新方法研究及在卫生检验中的应用 |
42 | 2011年 | 一等奖 | 脑神经化学的分析新方法研究 |
43 | 2011年 | 三等奖 | 高效液相色谱-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在传统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
44 | 2011年 | 三等奖 | 人血清中肌酐高准确度测量方法、标准物质研究及国际关键比对 |
45 | 2011年 | 三等奖 | pH区带逆流色谱技术在离子型化合物分离制备中的应用 |
46 | 2010年 | 二等奖 | 现代分析技术在肝素钠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47 | 2009年 | 一等奖 | 基于生物靶分子识别的天然抗肿瘤分子筛选鉴定一等奖体化技术 |
48 | 2009年 | 一等奖 | 肿瘤细胞表面聚糖的原位电化学检测 |
49 | 2009年 | 二等奖 | 血清氢化可的松含量测定的国际比对研究及其参考系统的建立 |
50 | 2009年 | 三等奖 | 组合分离技术在中药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51 | 2008年 | 一等奖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直接化学发光成像技术检测血清中的低丰度蛋白质 |
52 | 2008年 | 一等奖 | 高效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测定血清尿酸含量参考方法的建立 |
53 | 2008年 | 三等奖 | 科罗索酸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及其在相关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
54 | 2008年 | 一等奖 | 多组分免疫分析新方法与多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系统研究 |
55 | 2007年 | 二等奖 | 体育运动中禁用药物β2-激动剂的检测方法研究 |
56 | 2007年 | 二等奖 | 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中西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
57 | 2007年 | 三等奖 | 血清孕酮含量测定的国际比对研究 |
58 | 2007年 | 三等奖 | 抗肿瘤药物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 |
59 | 2007年 | 三等奖 |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中药化学成分研究 |
60 | 2006年 | 三等奖 | 药物小分子与DNA作用的光谱研究与分析应用 |
61 | 2005年 | 二等奖 | 高速逆流色谱与相关提取技术的组合及其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62 | 2005年 | 二等奖 |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监控天然药物质量的新方法 |
63 | 2005年 | 三等奖 | 天然和人工虫草产品的色谱鉴别研究 |
64 | 2005年 | 三等奖 | 高分辨魔角核磁共振技术在组合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
65 | 2005年 | 二等奖 | 生物质谱技术应用于人急性白血病临床分型诊断 |
66 | 2005年 | 三等奖 | 乌头属植物中毒检验 |
67 | 2004年 | 二等奖 | 分子识别及其结构特等奖征的质谱分析方法研究 |
68 | 2004年 | 三等奖 | 阿片及其系列制剂中吗啡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
69 | 2003年 | 二等奖 | STR复合扩增陈旧性骨骼和烧骨DNA检验技术的研究 |
70 | 2003年 | 三等奖 | 应用纳升电喷雾串联等生物质谱技术对白血病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质组分析 |
71 | 2003年 | 二等奖 | 酚与胺类毒物的分析研究 |
72 | 2002年 | 一等奖 | 高效分离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技术用于急性肿瘤早诊、治疗有效性监控及其复发预测的方法学研究 |
73 | 2002年 | 三等奖 | 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分子识别性质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74 | 2002年 | 三等奖 | GC-NCIMS/SIM法检测中药中的农药残留量 |
75 | 2001年 | 二等奖 | 毛细管电泳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 |
76 | 2000年 | 一等奖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药物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
77 | 2000年 | 二等奖 | 利用质谱-质谱新技术研究紫杉烷类二等奖萜化合物的裂解规律 |
78 | 2000年 | 三等奖 | 核酸的色谱分析及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79 | 2000年 | 三等奖 | 拉曼光谱抗癌药物筛选法的研究 |
80 | 1999年 | 二等奖 | 固相萃取技术在药毒物分析中应用研究 |
81 | 1999年 | 三等奖 | 手性黄皮酰胺的代谢转化及其代谢产物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 |
82 | 1999年 | 三等奖 | 高效液相色谱在生化药质控中的应用 |
83 | 1999年 | 二等奖 | 新增兴奋剂药物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内源性甾体的定量测定 |
84 | 1998年 | 二等奖 | 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85 | 1998年 | 二等奖 | 荷移分光光度法在药物及生物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
86 | 1998年 | 三等奖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手性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
87 | 1998年 | 三等奖 | LC-MS方法研究紫草素及其体外代谢产物 |
88 | 1998年 | 三等奖 | 离体心脏的31P核磁共振谱在心血管药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
89 | 1997年 | 二等奖 | 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制品中过敏性杂质青霉噻唑蛋白的检验 |
90 | 1997年 | 二等奖 | 库仑滴定法在中草药成分测定中应用 |
91 | 1996年 | 二等奖 | 抗癌新药旋复花素的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及原药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研究 |
92 | 1995年 | 二等奖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鼠肺、脑及肝组织中细胞膜磷脂 |
93 | 1995年 | 二等奖 | 母乳中十种元素的测定分析与临床应用 |
94 | 1995年 | 二等奖 | 光谱法在牙线剖析和研制中的应用 |
95 | 1994年 | 一等奖 | 毛细管电泳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
96 | 1994年 | 二等奖 | 眼组织电镜仪图谱的建立及其在眼科学中的应用 |
97 | 1994年 | 一等奖 | 中草药化学成份的晶体结构图谱库系统 |
98 | 1994年 | 一等奖 | 微量量热方法研究抗癌物质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
99 | 1994年 | 二等奖 | 电镜X射线微区分析技术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
100 | 1994年 | 二等奖 | 胎脑组织提取液活性成份分析 |
101 | 1994年 | 二等奖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血液中Li、Sr、Co、Ni、Cr、Ba、Mn |
102 | 1993年 | 特等奖 | 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施 |
103 | 1993年 | 一等奖 | 新天然产物的X射线衍射微机结构分析 |
104 | 1993年 | 一等奖 | 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在萃取分离化学、胆结石和络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
105 | 1993年 | 一等奖 | 新的手性高效液相色谱拆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
106 | 1993年 | 二等奖 | 光控温度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血液中硅 |
107 | 1993年 | 二等奖 | 凝胶色谱法分离、分析抗菌药物中的高分子杂质—理论与实践 |
108 | 1993年 | 二等奖 |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测定人参及其制品中人参皂甙 |
109 | 1993年 | 一等奖 | 利用井型电离室测定32P放射性活度 |
110 | 1993年 | 二等奖 | 贵州乌桕品质与理化特等奖性的研究 |